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正文
老小区新气象 幸福生活新起点
发布时间:2022-04-20      信息来源:

改造后的银杏苑小区整洁干净。

富翔路小区的墙绘。

水厂家属区的电梯已安装完毕。

    “小区道路硬化了,干净又整洁,这儿还有专门的停车区,院子里的车子也不乱停放,小区真是越住越巴适了。”家住彭山区银杏苑小区的75岁居民潘兰仙,在小区内住了20多年。因房屋年久失修,外墙及楼顶防水、排污管道、小区内部道路修整硬化等问题,已经困扰居民多年,知晓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政策后,小区业主都激动不已。

近日,走进该小区,路面干净平整、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停车位整齐划一……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

银杏苑小区是彭山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有力实践。近年来,彭山区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成202个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计划完成56个,惠及群众约5万人。

□马诗雨 文/图

居民“点菜”参与决策

“小区该怎么改,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多商量、多沟通。”前不久,观音街道蔡山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老旧小区,积极征求居民意见建议。

老旧小区改什么?如何把“好事”做好,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彭山区以城市更新改造为契机,探索出了“一区一策”的改造形式,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期盼,务求全面提高小区建设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该区在改造过程中推行“三大模式”,即“先问需后规划”“先自治后改造”“先民生后提升”,在改造过程中,政府积极搭建沟通、协商、议事平台,保证小区居民都能够参与进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为增强。

通过这样的方式,该区老旧小区改造深得民心。“原来还以为怎么改都是政府说了算,没想到我们还能自己做主!”银杏苑小区业主潘淑芳说,当初为了把小区改造成大家满意的样子,业主们都积极出谋划策,凝聚了大家的智慧,才有了今天安全、整洁、美丽的“银杏苑”。

彭山区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在改造工作中始终把提高居民参与度放在了第一位。每个小区启动改造之初,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等都会组织业主多次开会沟通,大家对急需要改造的项目沟通选定,由相关部门做出改造方案后,又多次征求业主的意见进行修改,最终才将改造方案定下。“老旧小区改造能进展顺利,全在于业主们的积极配合。”

水厂家属区,社区两委和网格员一起上门,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安装电梯的政府补贴政策,帮助解决日常出行上下楼困难问题;工务段小区改造后,由社区牵线搭桥,居民主动参与,引入了第三方物业公司进行小区连片打包管理;市场监管局小区,党员代表牵头,小区居民配合,以“单位+居民自治”的物业管理新模式,共同解决小区卫生环境、停车秩序、居住安全等问题。

从“脏乱差”变“高大上”

3月18日,在水厂家属区内,居民向慧丽正高兴地从五楼乘坐电梯下楼和邻居们一起晒太阳,虽然小区改造还在施工过程中,但丝毫没有影响她居住的心情。“小区改造我们最希望的就是安装电梯了,如今电梯早已装好,其他的慢慢来就行了。”向慧丽说,该小区的业主平均年龄都在六七十岁,年纪大了不想爬楼,这下可以安心住了。

上下楼是住户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似小事,却与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密切相关。近年来,彭山区将加装电梯和老旧小区改造两项工作相结合,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小区中集中推广加装电梯工作,通过“政府补贴+居民自筹”等方式,在老旧小区改造方案中提前设计管线布置、扩容电力设备、配建基坑、调整绿化位置等,让群众能够安装得起电梯。

提升居住品质,仅仅安装电梯远远不够。自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来,该区围绕改造基础设施、完善生活需求、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通过管网改造、道路修缮、新增体育健身设施等措施,有效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出居民新生活。

“以前这里就是废弃的一块荒地,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了花木葱茏的‘口袋公园’,凉亭、健身器材应有尽有,阿姨们要跳广场舞也有专门的场地。”凤鸣街道办副主任张杭一边指着银杏苑小区的活动场地一边向记者介绍,“针对小区业主停车难的问题,我们则通过清理场地、修整苗木、合理规划空间、新增多个划线停车位等方式来解决。”与此同时,位于城西社区的新铁花园小区居民李大爷也和邻居们说起小区发生的变化:“小区下水道修好了,又干净又整洁,下雨天也不用担心污水淤积了。”

过去,在一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失养失修失管,居住环境差,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困扰,随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有力推进,越来越多老旧小区里子“好住”了、面子“好看”了,焕然一新的家园透出浓浓的幸福味道。

从“老旧”到“怀旧”

“如今,我们的小区环境大变样,不但铺设了管网、硬化了道路,还充分利用了闲置空间,还原了铁路文化元素,留住了小区的记忆。”前不久,凤鸣街道紫薇上街336号工务段小区居民符清浦高兴地说。

工务段小区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共有6栋楼房144户住户,居民多为原成都铁路局彭山工务段退休职工。对于该小区的改造,除了进行路面黑化、铺设管网、实现雨污分流以及新建停车棚、凉亭、活动室等“常规操作”外,小区还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文化打造,增加了一幅幅以铁路和铁路职工为主题的墙画,充分展现了铁路职工情怀。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彭山区坚持对各个社区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让老旧小区改造注入文化元素,量身打造与小区居民息息相关的文化特色,通过一小区一方案、一小区一特色,不仅实现小区旧貌换新颜,更让居民有归属感、自豪感。

在打造社区文化的同时,一些街道、社区打造的楼道文化也独具匠心。在南星小区、紫薇上街26号、银杏苑等多个老旧小区,形式各样的墙绘遍布小区、街巷墙面,有怀旧风、公益励志风,也有动漫风,这些墙绘和周围的老旧小区巧妙融合,原本灰暗赤膊的墙体被粉饰一新,一面面特色鲜明、色彩靓丽的“文化墙”跃然眼前。“原本普通的墙壁,画上精美的图案后,便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居民们纷纷称赞道。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修旧如旧、保存原貌不变的改造原则,对各小区原有的一草一木、一房一屋只做小的调整或改动,对道路、沟渠、公共基础设施、绿化、创文氛围营造作了大的改造。”彭山区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手工绘画、情景重现、实物展示等方式保存小区历史文化记忆,保持小区原有的历史文化记忆不变调、不走样,全力打造社区文化名片。

主办单位:新天地棋牌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